7.《敬业与乐业》知识点
一、作品梗概
本文是1922年8月14日梁启超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发表演说时的演讲稿。当时人们奉行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的信条,主张“学而优则仕”,蔑视体力劳动,追求出人头地、显亲扬名的人生目标。梁启超的“敬业与乐业”说,对矫正世风、改良国民性有着积极意义。
“敬业与乐业”是并列短语。敬业就是有责任心,是对学业和工作的态度;乐业就是乐意去做某件事,并能从中感受到趣味。文题不仅揭示了作者论述的中心论题,也表明本文将围绕“敬业”与“乐业”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,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。
二、作者简介
梁启超(1873-1929),字卓如,号任公,别号饮冰室主人,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、学者。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运动,并称“康梁”。先后创办《清议报》《新民丛报》等报刊。其著作大多收入《饮冰室合集》。
三、字音词义
精微:精深微妙。
旁骛wù: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。
秘诀jué: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。
羡慕xiàn mù: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、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。
亵渎xiè dú:轻慢,不尊敬。
妄wàng想:①狂妄地打算;②不能实现的打算。
杜绝:制止,消灭(坏事)。
敬业乐群:专心于学业,与朋友和睦相处。
理至易明:道理极容易明白。
断章取义: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,而只根据需要,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。
不二法门:佛教用语,指直接入道,不可言传的门径,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。
言不及义:只说些无聊的话,谈不到正经的事情。
强聒guō不舍:唠唠叨叨说个没完。
四、主题概述
这篇演讲稿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,提出了“敬业与乐业”的论题,深入论述了“敬业”与“乐业”的重要性,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发扬敬业、乐业的精神,去过“人类合理的生活”。
五、段落划分
第一部分(1):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——敬业乐业。
第1/4页
全部评论
留言在赶来的路上...
发表评论